产品牌号
字符牌号 | (LaCe)x(CO3)y-65Ce | (LaCePr)x(CO3)y-58Ce | (LaCePrNdEu)x(CO3)y- 0.2Eu | 对应原数字牌号 | 193244A | 193244B | 193242 |
化学 成分 (质量 分数)/ % | 其他稀土 杂质a(合量)/REO | 余量 | ≤0.3 | 余量 |
非稀 土杂 质, | Fe2 O3 | 0.01 | 0.01 | 0.03 |
SO42- | 0.03 | 0.1 | 1.8 |
Cl- | 0.15 | 0.2 | |
CaO | 0.05 | 0.2 | 0.8 |
MgO | 0.01 | | 0.3 |
Al2 O3 | 0.05 | 0.015 | 0.06 |
ZnO | 0.1 | SZIC 0.1 | 0.1 |
F- | | - | 0.015 |
MnO2 | 0.005 | | |
Na2O | 0.1 | 0.1 | 一 |
PbO | 0.005 | 0.005 | |
酸不溶物,≤ | 0.2 | 0.2 | 0.2 |
放射性/(Bq/g),≤ | 0.8 | 0.8 | |
其他稀土杂质包括除了表中所列元素及Pm、Sc以外的稀土元素。 |
3.3外观质量3.3.1产品呈粉末状。3.3.2产品应洁净,无目视可见的夹杂物。4试验方法4.1化学成分4.1.1稀土总量、稀土配分量 $\left(La_{2} O_{3}\right.$ 、 $CeO_{2}、 \(Pr_{6} O_{1} 1$ 、 $Nd_{2} O_{3}$ 、 $Eu_{2} O_{3}$ )、其他稀土杂质量、非稀土杂质量$$\left(Fe_{2} O_{3}, SO_{4}{}^{2-}, Cl^{-}, CaO, MgO, ZnO, MnO_{2}, Na_{2} O, PbO\right)及酸不溶物等分析方法按 GB/ T 16484相$$应部分的规定进行。4.1.2氟量(F-)、氧化铝 $\left(Al_2O_3\right)$ 的分析方法按照GB/T 12690相应部分的规定进行。4.1.3放射性的分析方法按供方现行方法进行。4.2数值修约数值修约按GB/T 8170的规定进行。GB/T 16479-20204.3外观质量自然散射光下,目视检查。5检验规则5.1检查与验收5.1.1产品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,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规定,并填写质量证明书。5.1.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,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,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2个月内向供方提出,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。如需仲裁,可委托双方认可的单位进行,并在需方共同取样。5.2组批产品应成批提交检验,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。5.3检验项目每批产品应进行化学成分和外观质量的检验。5.4取样和制样5.4.1取样件数按表2的规定进行。表 2取样件数件(袋)数 | 1~5 | 6~49 | 50~100 | $$\begin{aligned}&>100\\\end{aligned}$$ |
取样件(袋)数 | 件(袋)数的 100% | 5 | 件(袋)数的10% 只进不舍取整数 | 件(袋)数的平方根 只进不舍取整数 |
5.4.2用插管在每件(袋)中心及周围等距离处取三点,每件(袋)取样量不少于10g,将试样混匀后,用四分法迅速缩分至试样所需数量,装入清洁的塑料瓶(袋)中并封口。5.5检验结果判定5.5.1化学成分仲裁分析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,则从该批产品中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重复检验,若仍有不合格项,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。5.5.2外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,则直接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。6标志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及质量证明书6.1标志每桶(箱、袋)外应注明:a)供方名称;b)产品名称、牌号;c)批号;d)净重、毛重;e)出厂日期及“防潮”标志或字样。6.2包装产品用双层塑料袋包装,经热压或绳扎封口后放入塑料编织袋中,每袋净重分别为 50 kg、500 kg、1 000 kg。如需方有特殊要求,则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。6.3运输、贮存产品运输时严防淋雨吸潮,需存放于干燥处,不得露天堆放。6.4质量证明书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,其上注明:a)供方名称;b)产品名称和牌号;c)批号;d)净含量和件数;e)各项分析检验结果和供方质量检验部门印记;f)本标准编号;g)出厂日期。">
产品牌号字符牌号 | (LaCe)x(CO3)y-65Ce | (LaCePr)x(CO3)y-58Ce | (LaCePrNdEu)x(CO3)y- 0.2Eu | 对应原数字牌号 | 193244A | 193244B | 193242 |
化学 成分 (质量 分数)/ % | 其他稀土 杂质a(合量)/REO | 余量 | ≤0.3 | 余量 |
非稀 土杂 质, | Fe2 O3 | 0.01 | 0.01 | 0.03 |
SO42- | 0.03 | 0.1 | 1.8 |
Cl- | 0.15 | 0.2 | |
CaO | 0.05 | 0.2 | 0.8 |
MgO | 0.01 | | 0.3 |
Al2 O3 | 0.05 | 0.015 | 0.06 |
ZnO | 0.1 | SZIC 0.1 | 0.1 |
F- | | - | 0.015 |
MnO2 | 0.005 | | |
Na2O | 0.1 | 0.1 | 一 |
PbO | 0.005 | 0.005 | |
酸不溶物,≤ | 0.2 | 0.2 | 0.2 |
放射性/(Bq/g),≤ | 0.8 | 0.8 | |
其他稀土杂质包括除了表中所列元素及Pm、Sc以外的稀土元素。 |
3.3外观质量3.3.1产品呈粉末状。3.3.2产品应洁净,无目视可见的夹杂物。4试验方法4.1化学成分4.1.1稀土总量、稀土配分量 $\left(La_{2} O_{3}\right.$ 、 $CeO_{2}、 \(Pr_{6} O_{1} 1$ 、 $Nd_{2} O_{3}$ 、 $Eu_{2} O_{3}$ )、其他稀土杂质量、非稀土杂质量$$\left(Fe_{2} O_{3}, SO_{4}{}^{2-}, Cl^{-}, CaO, MgO, ZnO, MnO_{2}, Na_{2} O, PbO\right)及酸不溶物等分析方法按 GB/ T 16484相$$应部分的规定进行。4.1.2氟量(F-)、氧化铝 $\left(Al_2O_3\right)$ 的分析方法按照GB/T 12690相应部分的规定进行。4.1.3放射性的分析方法按供方现行方法进行。4.2数值修约数值修约按GB/T 8170的规定进行。GB/T 16479-20204.3外观质量自然散射光下,目视检查。5检验规则5.1检查与验收5.1.1产品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,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规定,并填写质量证明书。5.1.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,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,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2个月内向供方提出,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。如需仲裁,可委托双方认可的单位进行,并在需方共同取样。5.2组批产品应成批提交检验,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。5.3检验项目每批产品应进行化学成分和外观质量的检验。5.4取样和制样5.4.1取样件数按表2的规定进行。表 2取样件数件(袋)数 | 1~5 | 6~49 | 50~100 | $$\begin{aligned}&>100\\\end{aligned}$$ |
取样件(袋)数 | 件(袋)数的 100% | 5 | 件(袋)数的10% 只进不舍取整数 | 件(袋)数的平方根 只进不舍取整数 |
5.4.2用插管在每件(袋)中心及周围等距离处取三点,每件(袋)取样量不少于10g,将试样混匀后,用四分法迅速缩分至试样所需数量,装入清洁的塑料瓶(袋)中并封口。5.5检验结果判定5.5.1化学成分仲裁分析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,则从该批产品中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重复检验,若仍有不合格项,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。5.5.2外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,则直接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。6标志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及质量证明书6.1标志每桶(箱、袋)外应注明:a)供方名称;b)产品名称、牌号;c)批号;d)净重、毛重;e)出厂日期及“防潮”标志或字样。6.2包装产品用双层塑料袋包装,经热压或绳扎封口后放入塑料编织袋中,每袋净重分别为 50 kg、500 kg、1 000 kg。如需方有特殊要求,则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。6.3运输、贮存产品运输时严防淋雨吸潮,需存放于干燥处,不得露天堆放。6.4质量证明书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,其上注明:a)供方名称;b)产品名称和牌号;c)批号;d)净含量和件数;e)各项分析检验结果和供方质量检验部门印记;f)本标准编号;g)出厂日期。">
-
格式:
PDF文档
-
更新日期:
2025-07-20
-
本站推荐:
升级会员
无限下载,节约时间成本!